close
小丹出生前買了幾本育兒書抱抱佛腳,
裏頭的字字句句準馬咪細細讀大略記,
真正上場時卻無法臨危不亂!
視為新手媽聖經的書籍早被遺落在角落塵封著...
可以任由你哭鬧卻無法看到邊哭邊吐了一大攤還不出手;
不想孩子被抱習慣、不想讓自己媽媽手更加嚴重,所以可前後移動上下輕晃的搖籃成了最佳幫手;
有時,明顯背離書中建議,停下腳步問問自己的方式是否錯了?
試著面對失控亂哭的孩子,想像著自己是全然支持愛的教育媽媽(但不是),
不處罰,壓抑的結果就是一整個情緒失控到簡直快抓狂碎念敲牆壁的狀態。
道理無法一說再說,有時是因為當下時間不夠充分,有時是因為身體狀況使然。
既然如此,就折衷吧!孩子大了點犯錯就先講道理,再給機會。
機會沒了,孩子賴皮(馬咪耐性子勸說)、再次賴皮(耐性子勸說)、再更失控大哭的賴皮,
所得到的回應要不就是嚴厲的眼神要求罰站隔離,再者就是"拍小手或拍小腿"運動了...
書中建議因人而異,除了問問有經驗者,自己還是由做中學較踏實。
嚴肅或劍拔弩張的氛圍漸漸散去後,馬咪還是非常愛抱抱親親可愛小人。
就算有時被修理了,哭完後睡前的輕聲細語聊天趴除了瓦解衝突氣氛,
也還是會喚醒幸福時刻。
當然,馬咪還是私心希望孩子記下的大多是歡笑的多於被教訓的回憶...
最終,自己還是要繼續加油學習!!
以努力好說歹說,努力減少拍小手運動為目標。
(丹鏡頭下的馬咪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